歡迎加入銅臭學堂,入園申請:
http://onlycola.blogspot.com/2009/03/cola.html

2008年8月3日

【第二章】K線學

在第一章介紹的「K2操盤法」是屬於「極短線」的操盤法,對於不做當沖的人用處不大。如果你想學習操作一天以上或是中長線的技術分析,那就非「K線學」莫屬了。

所謂的「K線」是指日K線,也就是從開盤到收盤當天整個交易過程的「成交價位」紀錄。這個紀錄主要呈現四個價位;「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之所以呈現這四個價位是因為要與前一天的交易價位作銜接與比較。

K線主要分兩部份,「實體線」與「上下影線」。實體線是由開盤價與收盤價所連結而成。如果是收盤價高於開盤價,我們稱為開低走高,這時候就是收紅K。反之,收盤價若是低於開盤價,那就是開高走低,收的就是黑K。

開盤價有特殊意義嗎?開高盤與開低盤有差嗎?通常開盤價是用來跟昨天的收盤價作比較,如果開高,就代表今天的盤勢比昨天強,這是好現象。代表昨天收盤買進的人,今天一開盤就開始賺錢,真是美好的一天。如果開低,就表示今天的盤勢比昨天弱。沒有人喜歡開低,因為這代表昨天收盤買進的人,今天一開盤就被套,有夠悲慘。

收盤價又代表什麼意義呢?收盤價通常都是拿來跟今天的開盤價作比較。如果收高,就代表今天多方勝出,明天繼續看好。如果收低,就代表盤勢不理想,明天開低的機率大增。所以收盤時通常多空雙方都會盤算今天的買進成本,盡量收在成本之上,避免今天的多單或是空單面臨虧損,所以收盤通常會有一定的成交量。

如果我們說「實體線」是K線的主菜,那「上下影線」就是K線的配菜。不管是多高級的料理,少了配菜就無法襯托出主菜的真正價值,所以說配菜是不可或缺的。「上影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買賣雙方曾經成交的價格,而這些價格比開盤價或是收盤價來的高。這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呢?我認為好壞參半;好的部份是,今天的價格曾經熱絡過,也就是有人賣到好價錢,這是好現象。但同樣的也有一批人買貴了,現買現套。為了解套,這些人明天可能會站在賣方,這是比較令人擔心的。而絕大部分的人對於「上影線」的解讀都是站在後者,也就是認為收「上影線」不是好現象。

「下影線」就是成交價比開盤價及收盤價來的低。那這又代表什麼意義呢?就是今天的盤中行情曾經跌破開盤價,表示行情不好,盤中有人急著賣出,所以降價求售。但如果站在樂觀的角度來看,收盤時所有低於收盤價買進的人,現買現賺。這些人因為買到便宜貨,就不會想急著賣,所以將成為穩定的籌碼,這就是好現象。大部分的人對於下影線都是抱著比較樂觀的角度去思考,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以收盤價決定一切,所以會比較喜歡收「下影線」。

其實上下影線並不是如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單純,有時候甚至與我們認為的恰恰相反。比如大家認為上影線的部份有可能會成為將來的賣壓;其實當創新高的時候,上影線也是功不可沒,也是有指標意義。相反的,下影線也可能淪為空方破新低的先鋒部隊。所以有關上下影線的解釋,必須搭配型態才能做比較準確的推測,絕不像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


「開盤價」有何影響力呢?開盤價等於昨天的「收盤價」這代表昨天收盤前最後五分鐘的交易結果,這是集合最後五分鐘的成交量,可以說是昨天蓋棺論定的價格,所以代表著一定程度的意義。如果開高,就是看好;如果開低,就是看壞;就這麼簡單。但這只是隔了一個晚上所做的改變,是短線上的看法,影響程度通常不到一天。

「最高價」與「最低價」又有何意義呢?這代表著當天多空的最大容忍程度,一旦被突破或是跌破都有可能影響接下來的多空意願。我認為其影響程度遠大於「開盤價」與「收盤價」的影響,往往有一到三天的領先作用,不能輕忽。

比方說盤中跌破昨天低點,那就代表短線上空方還是佔優勢,所以多方才會降價求售。如果收盤跌破昨天低點,那更是代表明天還是空方市場,所以多方能賣就賣,價錢上就顧不了那麼多了。這就是「前低」所代表的意義,雖然不見得跌破前低就一定完蛋,但這是真實市場的交易結果,是用白花花的銀子所做的表態,既不是沙盤推演,也不是紙上談兵。因此,至少它代表著到「目前為止」的「短線」的多空趨勢,這是事實,毋需懷疑。

雖然目前的情況不代表未來的走勢,但如果我們連目前的多空都看不出來,那我們怎麼來處理手中個股,又如何汰弱留強呢?更別說要規劃未來了。我一再強調技術分析沒有辦法預測未來,但它卻可以幫我們檢視現在,這樣就已經足夠,無須因噎廢食。到目前為止,我尚未發現比技術分析還要客觀、還有憑有據的分析工具,這是為何我明知技術分析無法預測未來,還願意繼續推廣技術分析的原因。

「K線學」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只要你用心學習,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只要學會看K線的量價關係,你就可以透過客觀的市場交易數據來思考你的操作策略,這是非常有效率的分析工具。在股票的基本面分析上,善用技術分析絕對會有加分效果。

「K線學」本身適用於短線上的分析,大概一到三天。當然它也可以做中長線的分析,但必須配合「形態學」這點相當重要。有些人學習「K線學」只學了一半,所以操作起來常常被騙,這是因為沒有把「形態學」也一併融入分析,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形態對於K線的影響有如分母與分子,沒有將分母考慮進去,光是比較分子有意義嗎?所以「形態學」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部份我們留待第三章再來談。

另外一個與K線密不可分的雙胞胎兄弟是「成交量」這個元素可以為K線學加分,所以要一併納入分析。有人說:「價才是王道」這句話只對了一半,我將它修改成「價為主,量為輔」這樣的先後順序、相輔相成,有事半功倍之效。

成交量有何意義呢?這牽扯到一個嚴肅的問題,就是目前的行情究竟是不是「有行無市?」同樣的價位,不同的成交量,就代表不同市場熱度。流通量越大的股票,就代表著股價越真實,因為你隨時想賣都賣的掉,且價位不會跟現在差太多,這就是有行有市。另一種成交量極小的股票,如果你沒有在上漲時賣出,有可能當你想賣的時候必須跳樓大拍賣,否則根本賣不掉,這就是有行無市。所以「成交量」可以拿來映證「價位的真實性」。

學習「K線學」應該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你需要學的是K線真正代表的涵義,而非K線本身的名稱。只要你知道今天的K線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就樣就夠了。不需要去計較他究竟是符合哪個名稱?畢竟技術分析本身只是交易的紀錄,名稱的版本也不只一種,誰的版本才是正確的呢?我的看法是:「管他媽媽嫁給誰」只要你能了解K線背後的意義,其他的都是小事,無關緊要。

我希望大家能有正確的觀念:季線是長線走勢的依據,可惜它有落後性,必須用型態來彌補。而型態是中線的多空判官,它對漲勢的判斷準度普通,但對於跌勢的判斷卻十分可靠。我們學習k線學,無非就是為了找出型態的轉折,這也是k線「化繁為簡」的精隨之處,並不是每根k線都需要斤斤計較。剛開始學習k線學的人因為弄不懂而煩惱,等到弄懂了卻容易被k線所迷惑,每天比長短,斤斤計較於枝微末節,反而走入魔道。殊不知,k線的精隨是在解開型態轉折之謎,除此之外,它並無過人之處。

至於Cola寫的「K線學」是不是一套有系統且十分齊全的章節呢?其實,我要介紹的K線都是比較常用的,其他很少用到的部份,我不認為有學習的必要。畢竟時間有限,無須浪費在枝微末節上。所以我不以齊全為出發點,一切以Cola操作日記中有出現且常出現的K線為主。意思就是我以「務實」為出發點,分享我認為最實用與最好用的「K線學」這就是本章的宗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