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銅臭學堂,入園申請:
http://onlycola.blogspot.com/2009/03/cola.html

2008年5月5日

散戶至上 Part Ⅱ


此商品與圖片由博客來網路書店提供

上次我介紹書中的「看透營業員」、「共同基金的七大罪狀」這兩章,今天就「公平揭露原則:斬斷內線」與「數字遊戲」來繼續本書的讀後心得Part Ⅱ。

何謂「公平揭露原則?」就是上市公司發表足以影響市場的消息時,必須同時、同步與所有人分享。簡單的說,就是不能有內線交易。以前我們對於內線交易的對象通常都是企業高層的親朋好友或是特權人士,利用消息發布前進行交易,藉此大撈一筆。但這裡所指的是企業與分析師、營業員相互掛勾,欺瞞散戶。

上市公司洩露重大訊息給分析師,希望分析師能寫出有利於公司的報告,或是在利空消息出現後幫忙淡化。簡單的說,就是討好分析師。希望分析師能在公司獲利好的時候錦上添花,獲利差的時候手下留情。還有,上市公司向分析師洩漏預估盈餘,讓分析師能準確的做出預期,達成共識。否則分析師老是猜不準公司的獲利,被投資人唾棄,到時候就沒有分析師願意推薦了。公司還會故意將盈餘調整到分析師的預期,這樣的互利方式,造成分析師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做出精準的預測,而公司也能在分析師的名嘴推薦下,提高股票價值,皆大歡喜。唯有散戶被蒙在鼓裡。

若事情只是這樣那還可以忍受,但每次分析師收到有關盈餘的訊息,所屬的券商就等於掌握內線,並且交易。這就是為什麼常常在沒有任何消息公告之前股價突然大漲或是大跌。當散戶忙著上網找原因的同時,與公司有特定關係的分析師、營業員、基金經理人等早就知道內情了。「公平揭露原則」就是防堵企業這種選擇性公布,讓所有投資人的立足點相同,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公司對外的管道,得到相同的訊息,而無先後之分。如此,分析師只能靠實力,認真研究企業的前景,以正確的分析來吸引客戶,這樣就能培養出真正有實力的分析師。

接下來「數字遊戲」這一章談的是企業利用各種漏洞來美化盈餘、隱瞞虧損。書中舉出美國企業以股票選擇權做為爭取或留住人才的利器,卻從來不將這些選擇權列入公司的人事成本。企業的理由是,當員工執行選擇權時,公司只要印股票給他們就好了,並沒有花一毛錢,當然不用列入成本。但事實上,公司雖然不用出錢,但股票將受到稀釋,股東的權益當然也會受到影響,這樣怎麼會是無關成本呢?

這種情況很像早期台灣高科技公司就是利用員工配股來吸引優秀人才。常常幾十張的給,只要能留住人才,印多少都無所謂,反正不用錢。當時創造了很多所謂的「科技新貴」。這種方法最後濫用到成為「員工自肥」的模式(尤其是高階主管),真正公司股東的配息配股反而很有限(當時流行只配股)。尤其當員工將股票釋出市場時,對股價會有很大的影響,股東權益嚴重受損。最後真正賺大錢的是員工,而非股東。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在當時卻被視為理所當然,因為高科技人才最大,股東也不敢廢話。

企業之所以能大玩數字遊戲,就是因為會計師沒有獨立超然於企業體。很多會計師也擔任企業內部稽核工作,換句話說,會計師未來要查核的是自己之前為企業所做的帳目。天底下那有人拿石頭砸自己腳的道理。另一個原因,企業在長期與會計師事務所合作下,公司延攬會計師來擔任財務部門的要職的情形也屢見不鮮。會計師在面對舊同事與老主管,查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人之常情,況且也能為自己將來的出處留後路。像這種球員兼裁判所審出來的財務報表可以信任嗎?財務報表若不誠實,投資人將會無所適從。

會計師的業務不是只有查帳,同時還提供企業其他的業務,且這些查帳以外的業務營收往往高過查帳收入。這樣一來還會有會計師會認真查帳而得罪企業客戶嗎?當然是避重就輕,甚至幫忙隱瞞。美國的「安隆風暴」就是非常典型的財務不實所種下的惡果。若是沒有會計師幫忙隱瞞,企業那能偷天換日、瞞天過海呢?
由此可見會計師的超然性有多重要了。

本書精彩之處實在太多了,真的真的非常值得一讀,強力推薦此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