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銅臭學堂,入園申請:
http://onlycola.blogspot.com/2009/03/cola.html

2011年10月4日

黑金風暴

最近在百事達租了一部紀錄片「黑金風暴」揭露2008金融風暴是如何形成,相當值得推薦。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存,當時造成的恐慌不只是股票市場,更波及各行各業,cola有幸待在電信業,算是受影響相對小的產業,但其他行業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就連台積電都以閃電的速度進行裁員,表示當時感染的恐慌非同小可。既不是軟著路,也不是硬著路,而是大家都沒遇過的金融墜機事件。

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恐慌是因為沒有人知道後果會怎樣,於是企業與政府都採取霹靂手段,進行企業紓困、避免金融凍結。表面上金融風暴已經平定了,但實際上造成的後遺症正由最貧窮與最弱勢的一群默默承受。人類的適應力很強,這個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會慢慢淡化、復原,一切都逐漸的步上軌道,直到下一個金融風暴來襲。

本片描述金融業永無止盡的貪婪與無法無天的膽大妄為,為了自身的業績,不惜犧牲客戶、甚至出賣客戶。表面上美林、高盛、摩根、花旗這些享有極高聲譽的金融巨人,把自己朔造成投資人最好的朋友,是客戶最值得信任、最專業的投資理財機構,但背後卻打量著如何幫自己創造更高的業績,而非幫客戶著想。

這些銀行用什麼方式謀取暴利呢?首先遊說政府開放投資風險上限,讓銀行能夠動用客戶越多的資金,而且使用高槓桿的方式來進行投資。就這樣不斷的要求政府開放解禁,不斷的增加槓桿比例,憑空創造出許多業務賺取佣金。而當中有些業務我們用「無中生有」這四個字來形容也不為過。

舉個例子,早期我們要向銀行借貸必須提出不動產作保,最好是在公家機關上班,這樣你才貸的到錢。當時的銀行借錢出去是希望客戶有能力償還,會非常嚴格把關,所以風險極為有限。但後來金融業創造出各種複雜的衍生商品,複雜的程度連銀行業內的投資顧問都可能看不懂。他們將放款業務可能產生的利潤包裝成金融商品賣給投資人。換句話說,銀行就這樣將放款風險轉嫁給看不懂的投資人。一旦放款客戶無力償還時,受害的不是銀行,而是不知情的投資人。

既然銀行毫無風險,放款的業務就越做越大,審核機制就越來越寬鬆,這當然也必須政府配合解禁。一連串的開放造就繁榮的泡沫,景氣就這樣欣欣向榮,其實都是無中生有,講白一點就是數字遊戲,是玩假的。

雖然是玩假的,但金融業卻大大受惠,業績不斷的成長。為了滿足他們永無止境的貪婪,槓桿就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只要有個位數的儲備金就可以進行全額投資。相反的,只要有個位數的風險發生,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悲劇就會發生。

但氣球在沒有被戳破之前,誰也不肯放棄最後的利潤。最令人無法置信的是這些評等單位(包含標準普爾),受到高額獎金的誘惑,動不動就給AAA的評等,讓投資銀行將這些看起來固若金湯但卻隱含高風險商品推薦給客戶,搞的好像跟終身壽險一樣有保障,卻可以享有軍公教18%的利潤。這些享有極高聲譽的銀行找專業的投資顧問推薦掛有AAA評等的商品,請問有幾個投資人能夠抗拒呢?

當時最有名的就是次級房貸了。銀行為了刺激業務成長,居然貸款給明知無力償還的客戶,更離譜的是,美國政府居然點頭同意,而不做任何管制。每個人都買的起房子,這等同於說「世上沒有窮人」這是天大的謊言。撒了彌天大謊,這個遊戲還能玩的下去嗎?

當遊戲玩過頭了,這些銀行家也不是傻蛋,於是開始反向操作,創造出很多管控風險的產品。你會說,這不是很好嗎?這樣就可以管控風險了。但如果知道他們這些管控機制居然是與推薦給客戶的產品”對賭”的時候,你就不會這樣想了。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推薦給客戶的商品有極高的風險,所以進行放空,一旦這些商品發生風險,這些投資銀行就可以從中大賺一筆,這就是我們看到高盛、美林、摩根、花旗等每年紅利高到不行的銀行大哥大所做的事情。

整個金融市場無非就是一場騙局,有人從中賺取暴利,但卻將所有人都拖下水。怎麼做的呢?這些銀行不想獨自承擔風險,所以不斷的將商品切割行銷出去,於是所有的投資機構幾乎都買了很多高風險的金融商品,當然也從中賺取高額的佣金。如此一來,將全部的人都被綁在一起,他們認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殊不知,這樣不是萬無一失,而是一旦出事就會全軍覆沒,無一倖免。

一個神經病身上綁著炸彈,如果我們不想辦法救他,那就要有陪喪的心理準備,這就是為什麼要拿納稅人的錢去解救這些貪婪無度的瘋子。因為銀行倒了,不只是他本身的事情,就連所有不相干的人通通會被拖下水。企業得不到放款、資金流通有問題,就連最基本的存戶的錢也有可能要不回來。這樣的後果沒有人可以承擔,也沒有任何人願意承擔。

片中這些負責評等單位被質詢的時候說:「那些都是我們個人的意見而已」。也就是說,僅供參考,看看就好了,不要認真。所以以後當各位看到有掛AAA評等的金融商品請不要衝動,因為這跟部落客與團購網幫商家寫推薦文是一樣的,這些都是有獎金的,是別有目的的,請三思而後行。

總歸一句,當我們在進行投資的時候,不要只看推薦的銀行,也不要單純相信理財顧問,因為他們是以佣金高低作為推薦的順序,片中甚至有投資顧問向客戶推薦他們認為是垃圾等級的商品。凡是投資標的是我們不熟悉的,或是看不懂的,通通不要碰。即使理財專員天花亂墜,講的跟真的一樣,我們也不要輕易相信。因為合約的最後都會加註:本產品不保證獲利,投資風險由客戶自行承擔。

沒有留言: